通常情况下,微塑料定义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在海洋中也称为PM2.5。当在生产和生活中大规模使用塑料时,环境中存在着微塑料,并且直到最近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微塑料具有不同的密度。微塑料在水中的沉积特性明显不同,受水动力学和密度变化的影响很大。潮汐河口的海水来回运动,强烈搅动沉积物,水体密度频繁变化。涨潮水位和小潮位水位之间的区域之间的水密度始终在1 g / cm3和海水密度(1.02〜1.07)g / cm3之间变化,沉积和浮选条件更加复杂。在各种沉降,密度或联合降水的作用下,沉积物成为海洋生态系统的“沉淀池”和第二污染源。
在家庭水域中,相关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长江口,渤海,黄海和东海,而在丹东则很少进行研究。丹东海水的悬浮砂带位于海浪和海口之间。悬挂的砂带在运动过程中对微塑料的影响尚不清楚。丹东的潮汐以半月单位交替出现。在潮间带,潮汐时水基本上是淡水,涨潮时海水是混合的,沉积很复杂。监测鸭绿江上下潮汐水平之间的基质中的微塑料可以在特殊条件下探索微塑料的沉积。
鸭绿江上下潮位之间的基质中微塑料的丰度为6-64 / 100 g,平均丰度为32.67 / 100 g。浪头港和月亮岛之间的微塑料含量存在显着差异,这表现为月亮岛高于浪头港。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微塑性污染有一定影响。
研究领域主要有四种类型的微塑料:碎片,纤维,薄膜和泡沫,其中以发泡微塑料为主要。
每个区域沉积物中的微塑料的颜色为白色,透明,灰色,蓝色,棕色,黄色和红色。多数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为17.86 uxm〜0.29 mm,其中:碎屑的粒径范围为17.86 um〜0.29 mm,发泡的粒径范围为53.57 um〜0.29 mm,纤维微塑料的长度范围是0.75〜2.68毫米。
微塑料的沉积受到潮汐侵蚀和材料沉积等环境因素的较大影响。潮汐侵蚀将减少微塑料在滩涂沉积物中的沉积,使其更容易积聚在滩涂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