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专业化治污公司模式值得推广
栏目:行业动态 · 发布日期:2014年6月24日 · 作者:中成泵业
当下,若问化工企业最头痛的事情是什么,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环保,尤其是污水处理。随着国家新近修订的《环保法》即将实施,我国对环保的监管将越来越严,不少化企已经对此感到焦虑不安。然而笔者的观点是,污水处理不应该只是化企一家的事,要真正实现污水零排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引进市场机制。
此前,化企治污的普遍做法是一企一治,即由每家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装置,对工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自行处理后或达标排放、或通过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这种企业自治模式的弊端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治污成本高,逐利性使得一部分企业在治污过程中偷工减料、偷排乱放;二是在不少地区由于企业点多面广,客观上造成地方环保部门难以有效监管。事实证明,现在这种由企业对污水自治的模式已经不大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环保的更高要求,其弊端已经凸显出来,需要加以改变和创新。
不久前,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天津滨海新区在全国率先引入第三方治污模式,即由专业化治污公司作为治理工业污水的主体,让治污效率提高了一大截的做法,令人为之一振。笔者为这种方法叫好,并呼吁更多的地方引进这种模式,以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其实,所谓的第三方治污模式,就是引进市场机制,由市场配置资源,由市场在治污领域发挥作用。从天津滨海新区的经验来看,这种模式恰恰汇集了地方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力量。比如地方政府投入近10亿元,对辖区内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布局,将市政管网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生产企业的家门口,使企业产生的污水经过简单的预处理之后,即可以直接排入管网,给了企业一个排水的出口。市场一方,则由治污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治污企业从排污企业的用水成本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治污费;治污企业经过处理产生的再生水卖给生产企业使用。
这样一来,治污企业在这个循环中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产企业一方仅仅拿出了比以前自己处理污水少得多的钱即达到了目的,还少却了诸多烦恼。这种第三方治污模式使治污企业有利可图,排污企业省钱省力,污水处理实现了良性循环。而从治污效果看,天津开发区今年前5个月1600万吨污水全都得到达标处理,实现了工业污水零排放,其中480万吨污水变成了再生水,被提供给区内的12家企业循环利用。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市场化的治污模式无疑是一个成功的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新的治污模式使政府监管更加到位。以前政府监管,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企业,可能有很多的排污点。采取这种集中式的污水治理模式,则可以把所有分散的点变成了一个点,只需监控这一个点即可,真正实现了环保的可控。
解读天津第三方治污模式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推广这种模式政府主导是关键。首先,政府需要加大治污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顶层设计,通盘考虑布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其次,政府需出台第三方治污的相关政策措施,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导向,培育市场力量,让更多的市场要素参与到治污领域。
上一资质:
2014年上海市水泵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下一资质:
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引领全球